孩子學校辦了一場親子講座
講題:現在父母在人品教育應有的理念與努力
主講者:洪蘭教授
因為洪蘭教授說話速度非常快,趁記憶猶新記錄一些片段,也分享給大家~
最近有點忙,說是心得但卻沒統整,大家湊合著看吧!
朋友是你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朋友就像天上的星星,雖然不在身邊,但你知道他在關心著你。人要厚道
有些事雖然法理可容,但情理不容,人要厚道,這是人品教育。從這裡跌倒,從別的地方爬起
有個人參加高考,考了27年終於考上了,但考上了也準備退休了
每個人的強項不一樣,不要非做自己不擅長的事
從這裡跌倒,從別的地方爬起
找出自己的優點,你會表現得很出色。大腦「用進廢退」
實驗團隊曾研究手指連接到大腦的掌管區,本來5區大小都很平均
結果該名受研究者中指因故截斷
腦部該區位置便被左右二區所佔用,只剩4區
人的大腦空間是有限的
但是大腦用進廢退(各區的大小會有不同)孩子的童年經驗很重要,小時候的經驗會一直到長大成人
孩子小時候腦部的神經元很多,長大後會變少
因為人會自己修剪不用的神經元,所以成人的行為大多會有固定模式
壞習慣養成後,不易戒掉品德是內隱的學習
把孩子放對地方,讓孩子的能力能夠發展出來,孩子就是天才
多誇獎、少責罵
誇獎孩子對的行為,孩子做錯了不罵他,久了孩子會因我們的鼓勵而只做對的行為。
這理念是來自訓練海豚的做法:
有位老師到海洋公園看海豚表演,他問海豚訓練師如何訓練海豚,海豚訓練師說:訓練海豚時,海豚做錯了罵也沒用,所以只要牠做對了就會賞牠魚吃,做錯了就沒有魚吃,如此而已。當孩子的監護人
大腦主要分四區,其中有一區(忘了名稱)要20歲才會發育完全
所以父母要當孩子的監護人,不是只當朋友(什麼事都挺他),也不是只當情人(只負責愛他),是要監督保護孩子,指引他做對的事。
(題外話:未成年的孩子犯罪會減刑,就是因為大腦未發育完全,所以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囉~)
不要虛委的誇讚孩子,做對了誇讚才有用
孩子做錯事要馬上處理,但要等孩子冷靜了才跟他講道理
只要分有用沒有用的知識,不分課內課外
人生的幸福不是永遠沒有挫折,而是迎戰挫折後的勝利!
改變是大腦的天性,人腦自己可以修復
曾有中風者因有強烈的復健慾望,經過不斷的練習終於能再度行走
研究發現本來受損的大腦功能因為這樣而將功能區轉移至另一邊改變神經迴路的連接才有辦法記憶
人們不記得三天前吃過什麼早餐卻記得20年前的事,是因這二個是屬於不同記憶體
所以速讀只能稱做瀏覽,閱讀一定要用大腦思考神經迴路才會形成連接才能記得久孩子是父母一生最重要的投資
道德可以彌補智慧的缺點,智慧永遠無法彌補道德的空白-----但丁